系列一:食品学术讲座
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仲孚教授受聘我校兼职教授并做学术报告
2019年10月23日下午,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仲孚教授兼职教授聘任会在我校行政楼第二会议室举行。校长 邵必林教授出席,人事处、学科建设与科研处,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负责人和教师、学生代表参加,副校长文明教授主持聘任仪式。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李璟琦教授介绍王仲孚教授的教学科研基本情况,人事处贾少玲处长宣读了兼职教授聘书,邵必林校长为王仲孚教授颁发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兼职教授聘书。
邵必林校长向王仲孚教授莅临我校讲学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介绍了我校的历史发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和办学特色等情况,同时希望王仲孚教授在青年教师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方面予以指导。王仲孚教授表示很荣幸成为我校的兼职教授,希望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与我校的合作与交流,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聘任仪式结束后,王仲孚教授在我校4号教学楼第二阶梯教室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糖科学与糖工程发展趋势”的精彩学术报告,拉开了生科院第二届文化节的序幕。王仲孚教授从生物质谱技术的糖链分析鉴定方法与技术体系的建立,天然多糖的可控性降解及寡糖库构建,多糖与肠道健康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学术讲解。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和生物工程研究院全体教师,以及200多名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认真聆听了本次报告,师生们积极参与探讨互动环节,王仲孚教授认真回答了每一位师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受益匪浅。
王仲孚教授此次担任我校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必将促进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

(王教授为我院师生答疑解惑)
系列二:手工制品、标本画展览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手工制作、植物标本画制作展览”拉开序幕
2019年10月28日,生科院第二届“生物·食品文化节”——“手工制作、植物标本画制作展览”拉开了序幕。
此次展览的主题是“集自然之美、留生命之色”,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面向全校学生宣传、征集手工参赛作品;10月28日至11月1日优秀参赛作品集中展出;最后采用公众号平台选出大家喜爱的优秀手工作品。此次参赛作品丰富多彩,有大大小小做工精美的花篮、花瓶;有各种想象力丰富的手绘画;还有用植物树叶制作的标本画;以及利用废弃纸箱等材料制作的手工房子等作品。展览期间,我校付书记、邵校长等校领导莅临指导,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充分肯定此次活动,赞扬同学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同学们再接再厉,发现美、传播美,创造出更有意义的手工作品。其中,由我院生物学社制作的干花、永生花以及浮油花,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和喜爱,并被陕西省教育厅官方微博、今日头条手机光明网等媒体报道转载,报道中指出,陕师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发挥专业特长,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理解美,感受美,发现美,留住美。用秋天的元素制作浮游花和永生花,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花的盛宴,留住这刹那芳华和浓墨重彩的秋。
新闻链接:
https://m.weibo.cn/3004938340/4434911043972192
https://m.gmw.cn/toutiao/2019-11/04/content_122812525.htm?tt_from=weixin&tt_group_id=6755338405560713735&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使我校学生了解了手工制作、植物标本画制作过程,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了同学们的艺术修养,有利于创建一个温馨诗意、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系列三:实验室开放日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开展“标本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2019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下午,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开展第二届生物·食品文化节“标本实验室”开放日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
活动前期通过海报、微信公众号、邀请函等形式宣传吸引了化学化工院、外国语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幼儿教育学院等学生逾350人前来参观。本次开放日活动的内容包括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标本共计800件。
活动期间指定负责人按照规定的参观路线带领同学们走进实验室参观学习,过程中,志愿者向来访同学详细介绍了实验室中无脊椎动物主要分为扁形(三角涡虫)、腔肠(水母)、线形(蛔虫)、软体(蜗牛)、棘皮(海星)、节肢(昆虫)等;脊椎动物分为爬行(蛇)、两栖(龟)、鱼、鸟、哺乳类(兔子)等;并对来访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
“标本实验室”开放日交流活动以感受学科文化、共享实验室资源,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动植物从而让更多的人增强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关爱我们的大自然。此次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广大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拓展其视野,参观同学表示受益匪浅。
系列四:生物学知识及课件大赛
阶段一:
生科院第二届“生物•食品文化节”之生物学知识大赛圆满结束
根据生科院第二届“生物•食品文化节”之生物学知识大赛比赛安排,10月24日晚在1教A座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笔试环节。本次生物学知识大赛经过微信平台、进班宣讲、宣传板报等多种渠道的大力宣传,参赛人数达到180人。同学们赛前认真准备,积极应考。根据笔试成绩,按照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三个专业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学生30名。
通过此次生物学知识和课件比赛,同学们对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更加清晰,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阶段二:
生科院举办生物学课件大赛
10月30日至11月1日,生科院在生物学知识竞赛的基础上,为了提升学生教学能力素养,举办了生物学课件大赛。参赛学生来自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三个专业。比赛由活动负责人黄秀玲老师分专业给评委展示参赛课件,评委根据参赛课件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打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专业共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25名,
此次生物学课件比赛,不仅是对同学们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测试,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检验,为同学们后续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系列五:食品健康知识沙龙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婴幼儿辅食添加实践”沙龙活动圆满举行
10月30日下午14点,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婴幼儿辅食添加实践”沙龙活动于5教208教室举行。生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专业各年级学生代表,专业教师石颖,辅导员高禹、雷远参加了此次活动。
沙龙开始,石颖老师围绕什么是辅食、何时添加辅食、辅食添加原则三个问题进行了讲解。紧接着进入沙龙主体——“厨王争霸”环节:在场28名学生分为4组,两两对抗,各组对现场提供的谷物、肉、蛋、奶、菜进行挑选搭配,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设计配餐。配餐完成后,各组交流配餐思路,相互之间提问、探讨、学习。最后,石颖老师就案例及各组配餐情况作出点评。沙龙全程气氛活跃,同学参与热烈,小组内紧密配合,小组间竞争激烈。同学们纷纷表示,面对真实的食材,亲自动手挑选搭配,既有趣味性又是对专业知识的一次实践。
“婴幼儿辅食添加实践”沙龙活动是生科院第二届“生物·食品文化节”的子活动,也是本次文化节的创新和尝试。本次沙龙的成功举行,对拓展专业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