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灵驿站>正文
“心理学让我们的矛盾更加深了”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3日 16:00     浏览次数:[]


自从办了“慢慢答疑会”,我每天都能收到不少留言。

其中我发现有两种相反的声音。

有很大一部分读者说,学习心理学之后自己更加通透,内心也有了成长;

同时也有小部分的读者对心理学感到失望。

认为学习心理学不但没有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让关系里的矛盾变得更深。

这其实也是不少人学心理学会遇到的困惑。

这离不开学心理学的几个常见小误区。

这一次我邀请我的同事罗丽老师,让她来谈谈这些小误区。

01当知识成了生活的困扰

是啊,为什么学习了反而更困扰了。

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误用了知识。

下面我想聊一下女性来访者A的故事。

A已经学习心理学有一年多了。但是她发现在这一年里,她和丈夫之间的争吵反而越来越多了。

因为在学习之后,她认为自己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看到了对方的许多缺点。

于是指责时更加一针见血,心理学里不好的名词都往丈夫头上扣,甚至会直击对方的原生家庭。

在这种情况下,丈夫经常被指控,每天都很烦,后来只要她一开口丈夫就会做别的事情来逃避交谈。

于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她自己也更加无力了。

可这是心理学的错吗?

其实只是我们误用了心理学。

把自我提升的知识,变成改变别人的工具。

这时,知识变成了“负知识”,不仅无法帮我们变得更好,反而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陷入“负知识”的坑呢?

首先,一定要意识到:

所有的心理知识,都需要以自己为主体去体验和成长。若想用来改造别人,往往只会本末倒置,成为对方和自己的一种压力和负担。而只有我们真正地从其中成长,我们自身发生改变,周围的人看到我们的变化。其中有的人也许会被吸引了,参与进来一起变得更好。就如同爬山,每个步伐都是为了让自己爬得更高。只有我们爬到顶峰,欣赏到山顶上的美景,神清气爽的时候,才有可能感染对方,让对方也想爬上来看看。

当然如果他不想来,那是他的自由。整个过程里,我们自己成长了,才是最重要的。

02心理咨询,无法替你做决定
在咨询过程中,我还常常会听到这么一些声音。
“我的另一半对我不够好,我是不是要和他分手?”“我现在的工作不满意,我应不应该辞职?”
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我发现他们都急切地想要一个咨询师的答案。
但心理咨询并不是解决“YES or NO”的问题。相反,当我们沉迷于某些决策时,也许是因为陷入了某些不切实际的幻象,并在其中纠结。这时心理学能帮你的,是打破某些幻象,让你从纠结里看到一丝新的思路。
就拿“爱不爱我”这件事情来说。我们经常有个幻象:爱我的人就会全面满足我。所以当对方不够满足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怀疑他们爱的诚意,陷入无尽的纠结。这时我们就像初生的婴儿,认为可以提供奶水的妈妈,就是好妈妈。一旦这位妈妈缺乏奶水,就会认为她是不爱自己的坏妈妈。可等到我们长大了,触碰了现实,明白“母亲也有疲惫、匮乏的时候,这并不代表她不爱我们”,我们才能更客观地看待“爱”这件事情。亲密关系里的爱也是一样。

当我们打破幻想,触碰到现实——“每个人爱的能力不同,他给出的爱并不一定能完全满足我”之后,也许未来的方向就慢慢探索出来了。

我们可以选择找一个更能给爱的人;

也可以选择把索取的目光从他身上挪开,去朋友家人身上获得爱来填补;

或是往深处去探索自己:为什么无论和谁在一起,我都无法感受到爱的满足?

03方法永远在心里而不是书上

还有一种误区很有意思,就是错把心理学当成是工具书:
“当我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心理学可以给我提供解决的具体做法。”
曾经我有个朋友就陷入这种误区。她的丈夫是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的程序员,婚后的她选择当一名全职太太。可是婚后的她却觉得自己被困在鸟笼里,因为丈夫每天加班回来就是躺在床上休息,并没有看见她的付出。每天重复机械地完成家务活,得不到丈夫的肯定,她认为这些付出是没有意义的。于是她常常在丈夫正在休息时开吸尘器,在丈夫快要入睡时换床单,希望能被看见。可越是这样做,丈夫反而更加抱怨她的付出,她就会产生更大的内心落差感,形成一个死循环。无奈之下,她想希望心理学能解决她的问题。
可没有一本书能教她“如何得到丈夫肯定”,也没有一位咨询师能教她“如何摆脱婚姻的鸟笼”。
的确,心理学给不了她一个解决具体问题、改变丈夫的方法。
后来,我试着让她去探索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要得到丈夫的看见才觉得做家务有意义。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的朋友开始把目光从对老公的抱怨,转向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开启自我心智成熟之旅。
她发现这种很需要被看见、一旦被忽视就会抓狂的感受,其实贯穿了她的生活。
顺着这种感觉,她追溯到了自己的过去。
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里,自己从小被忽视。她认为只有付出和努力,才能被看见。
同时,她的母亲也是同样地默默付出,不敢向她的父亲索取肯定和爱,生活在一团怨气之中。
这种模式也迁移到她的生活里。至此,她也开始在想,自己的价值是否需要依附在另一半的认可身上,自己的快乐是否可以有别的源泉。并且,开始想着如何更好滋养自己,满足自己的价值感。
当然探索到这一步,她已经花了很长的时间,但这一切很值得。
  可以说,心理学带给她的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让她真正地从内在探索自己的内心。让她深层次地明白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问题自然会因为内在感受的变化而产生改变。心理学不是百科全书、育儿指南、人生说明书,它给予不了任何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它更像养分,滋养着我们内心的土壤,当我们的土壤肥沃起来后,方法自然就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


上一条:运动也能治疗抑郁症?--浅谈运动疗法在抑郁症中的作用
下一条:带你了解 | 什么是心理咨询

关闭


  •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神禾二路
  • 邮编:710100
  • 电话:029-81530080
  • -教育部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德育网 -陕西省学生资助网
版权所有: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工在线          技术支持:西安泽瑞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