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的兴起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惑: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我们能干什么?对社会而言有什么用?其实这个疑问不是现在的社会才存在,一百多年前心理学诞生没多久之后,心理学的实际价值就一直被人们所怀疑。但是,随着机能主义运动的兴起,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居然如此的重要。 1909 年10 月20 日的傍晚,美国联邦特工在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高速公路上叫停了一辆卡车,他们正在进行一个缉毒活动。根据报告,联邦特工们有理由认为车上一批大桶里的糖浆中有一种政府认为的“有毒的上瘾物质”——咖啡因。贩卖这些糖浆的公司也即将在1911 年面临公诉。随着审判日期越来越近,公司的律师团意识到他们根本没有证据证明糖浆中的咖啡因不会对人类的行为或者思维产生影响。他们需要一位心理学家来提供一项具有说服力的研究。 与此同时,纽约市巴纳德学院的教授哈里·霍林沃斯正在为一件事发愁。他的妻子希望去读研究生,但凭着学院微薄的薪水压根不够。所以当公司前来拜访霍林沃斯的时候,霍林沃斯高兴极了。他在日记里写道:“我接受这个工作有双重动机。我需要钱,而且还有机会从事我的专业工作。其中不仅包含调查费用,还有难以令人拒绝的报酬。” 穷疯了的年轻教授立刻带着他的实验室团队开始了一场长达40 天的实验研究,最终发现咖啡因并无有害的影响或显著的机能下降,赢得了这场官司。这不仅为咖啡因糖浆的生产公司——世界上最大的饮料业巨头可口可乐称霸美国扫清了最后的障碍,也充分的证明了一件事:心理学家可以在不违背职业诚信的情况下,在应用心理学领域获取丰厚的经济收益。 虽然第一代的心理学家大多数都是接受了冯特的训练,但是美国的心理学家们却大多数都是在机能主义的光辉下成长的。冯特的心理学和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并不能以原来的方式在美国生根,因为他们的心理学并不主张实践,不研究使用中的心灵,因此也不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新的美国心理学家们在机能主义的影响下改革了德国的传统心理学,把心理学带到了大学之外的千家万户。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当美国的心理学迅速发展的时候,仅仅几个大学的实验室已经不能喂饱越来越多的博士学位的获得者了。为了寻找更多的收入来源,学者们不得不放下高贵的身段,寻求一些更加接地气的研究方向。
可口可乐的项目并非霍林沃斯唯一的外快项目,从军火巨头到绿箭口香糖都能找到霍林沃斯设计的广告策略。很快,这些背离冯特影响的心理学家们就在象牙塔之外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把触角伸到了工业、教育、测验、司法、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而心理学应用的全面开展,则来源于“心理测验”这项技术的诞生。 19 世纪末期是统计技术的发展时期,高尔顿、艾宾浩斯、霍尔和桑代克这些学者们非常注重使用数据的图式显示法。相关系数的发明者,英国学者皮尔逊在1900 年发明了卡方检验。这些统计技术带给心理学新的生机。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心理学之父冯特却并不喜欢统计学。当美国的学者们都开始针对群体的大样本研究的时候,冯特依然坚持对个体进行实验。当冯特将自己对这种“不良”的变化在自己的学生中抱怨的时候,却引起了他的实验助手詹姆斯·麦金·卡特尔的注意。 1886 年,卡特尔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的时候遇见了优生学的创始者高尔顿,他对于个体差异的研究和卡特尔简直一拍即合。在高尔顿的影响下,连加减法都不怎么会做、数学成绩一塌糊涂的卡特尔开始全力学习统计技术。在1890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当中,卡特尔率先使用了“心理测验”这个词语。他这样写道:“除非建立在实验和测量的基础上,否则心理学就无法达到物理学科那样的精确性和确定性。朝向这一方向的步骤之一是把一系列心理测验和测量应用于大量个体。”自此之后,卡特尔持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实施着他的测验计划,不断收集数据,试图证明心理测验是心理学对实践生活有真正的用武之地。然而, 保持守旧从高尔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卡特尔收集的各项数据与学业分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很低。卡特尔的测验完全没有效用,这让他的踌躇满志受到了学界不少的嘲讽。苦逼的卡特尔从神坛跌落,他关于心理测验的狂言也被当做是一个科学疯子炒作自己的无用努力。但是,卡特尔的努力并没有完全化为泡影。虽然他自己没能将心理测验发扬光大,但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工作却影响着他的学生吴伟士、桑代克等未来著名的心理学家,为机能主义哥伦比亚学派培养着大批的人才。就在卡特尔没落没多久,在大洋彼端的欧洲有一位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内注意到了卡特尔的“笑料”。自学成才喜欢写作歌剧的比内不像其他人那样对于卡特尔冷嘲热讽,作为受到传统冯特式教育的欧洲心理学家,比内清楚的知道卡特尔对于心理学的应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不过,钦佩归钦佩,比内冷静的分析了卡特尔的工作之后,他认为卡特尔甚至是高尔顿都在心理测量上有一个巨大的误区:他们都试图针对感觉运动的过程来测量智力,这怎么能行呢?浪漫的天才作家表示这事不能忍,在他和自己的妻子女儿通过一系列自己发明的测量方式进行友好而残酷的互动之后,比内认定,智力的差异是通过记忆、理解、注意这些认知方面的机能决定的。 1904 年,四处游说试图向世人证明心理学有用武之地的比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机会。当时法国公众教育部需要研究在学校里学习困难儿童的能力问题。比内和另一名精神病学家西奥多·西蒙共同研究了不同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能完成的智力工作,从这些工作中他们设计了一个由30 个问题组成的智力测验。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用于智力测验的心理量表:《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后来这个量表经过多次修订,加入了心理年龄的概念,逐渐完善了起来。在1916 年,大名鼎鼎的斯坦利·霍尔的学生刘易斯·推孟指出,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过大或过小,很能说明这个人和常人相比会天才艳艳或愚蠢连连。因此他将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称为“智力商数”,加入这个概念将智力测验修订为《斯坦福-比内量表》,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当中。
智力测验的流行震惊了世界,原先在象牙塔中被束之高阁的心理学家们一个个都变成了香饽饽,各国政府都恨不得一股脑把大批大批的国民测验工作交给这些科学疯子。对于机能主义的学者们来说,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但是对于冯特的信徒和铁钦纳的拥趸来说,这简直就是在亵渎神灵。 1917 年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一天,正好是铁钦纳自己的“实验心理学家协会”在哈佛大学举行的日子。鉴于铁钦纳在美国的地位,当时的心理学会主席罗伯特·耶吉斯也前来捧场。铁钦纳是什么人,那可是被称为沙皇的狂人,在美国鼻孔朝天谁的面子都不卖,虽然不受心理学会的欢迎,但不代表人家说的话没分量。耶吉斯前来捧场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受政府的委托想让美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构造主义学派为战争提供一些心理测验的帮助。话还没说完,铁钦纳就愤而离席,走出会场。在他看来,把心理学用于实践问题,那简直就是“为了技术而出卖科学”。 失去了最大的援助,耶吉斯可头大了。随着美国军队的总动员,军方面临着评估大量新兵智力水平的问题,以便于对新兵进行分类。但是《斯坦福-比内测验》是个体的智力测验,对于主试的要求非常严格,没有铁钦纳提供的诸多经过严格训练的心理学家,短时间怎么对大批的新兵进行测量呢?耶吉斯痛定思痛,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在军事委员会的带领下,耶吉斯召集了40 名心理学家,准备对推孟的《斯坦福-比内测验》进行大规模的修改,让它能对团体进行施测而不需要对主试有过高的要求。很快,在推孟的学生亚瑟·奥迪斯的帮助下,一个包含多重选择的简单测试就新鲜出炉了。这个测验分为两套,A类测验简单易懂,全是选项,B 类测验全是图画,专门为文盲士兵准备。最终,有一百万人接受了此次测验。虽然当时已经临近战争结束,测验结果对于当时而言已经没有很大意义,但是这套《陆军甲种测验》和《陆军乙种测验》却让所有国家都看到了心理学大规模测验对于国家的意义,真正的赢得了公众的接受。
后来,无数的公司雇员、学龄儿童和大学申请者都接受了这类测验,在1920-1930年间,每年都有至少400 万份测验被销售,推孟创立的智商概念成为衡量美国教育的重要核心,从此开始美国的全民教育一直领跑世界前列。除了智力之外,心理测验也被推广到了各种应用范围,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就在研究如何使用测验选拔优秀的棒球运动员。心理测验席卷美国,让无数的心理学家赚的盆满钵满,这给一直坚守埋头研究但囊中羞涩的构造主义学者们一棍当头痛击。由卡特尔首发,将心理学应用到心理能力的测量方面,对心理学的本质产生了永久的改变。在卡特尔还跟随冯特学习的时候,冯特很喜欢自己的这个学生,所以后来卡特尔却因为和自己背道而驰的想法离开自己后,冯特非常的伤心,一度十分抑郁。看在老师伤心的份上,卡特尔也很是过意不去,所以决定把自己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得意弟子莱特纳·威特默送到老师的门下,以补偿自己的离开。 冯特一开始对威特默还是信心满满,毕竟是得意门生卡特尔的弟子,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谁知威特默是已经被卡特尔调教后才送过来的人,自然也继承了对冯特传统古板的实验室研究的鄙视。冯特气极了,心想卡特尔你走了也就罢了还差遣过来另一个你过来气我是不是?比起这个不听话的家伙,还是铁钦纳那个小子比较顺眼。所以,在跟随冯特的学习过程中,威特默和铁钦纳就成了死对头,一个完全不屑于冯特的研究,一个是冯特的铁杆脑残粉。冯特也是偏心眼,把威特默的研究完全限制在内省意识元素方面,虽然后来威特默也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却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除了混了个文凭以外什么都没学到。 1892 年,铁钦纳前往康奈尔大学闯荡自己的构造主义天地,同时威特默也返回宾夕法尼亚大学,同时受到霍尔的邀请成为了美国心理学会的首批成员之一。随后,他从事各种研究个体差异和痛觉心理方面的内容。然而和风生水起的铁钦纳相比,威特默却始终默默无闻。1896 年,一个机会降临了。美国政府决定增加教育投入,邀请了大批心理学家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心理学培训,威特默也在学校里开设了自己的课程。当时有一位名叫玛格丽特·马圭尔的中学教师就一个14 岁儿童的拼写障碍问题咨询威特默,希望得到心理学的求助,这给了威特默非常大的刺激。 于是,威特默建立了一个临时诊所,在几个月内准备了各种治疗心理缺陷、视觉障 碍和行为紊乱的儿童的课程。后来,他在1907 年创办了《心理诊所》杂志,首次使用了“临床心理学”这个术语。被送到威特默诊所的那些儿童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多动症、学习障碍、语言和运动发育不全等等。随着经验和信心的不断增强,威特默建立了标准的评估和治疗计划,率先划立了心理治疗的行业标准。不久,许多心理学家开始追随威特默的脚步,到1914 年,将近20 个心理诊所在美国开业。威特默培养的学生传播着他的方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将临床治疗从儿童学习障碍向外扩张,逐渐深入到成人心理治疗的领域。尤其是1941 年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战场上回来的士兵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由军队发起的培训数百个临床心理学专家的项目为适应这种需求。300 多万军人需要相关的职业咨询和个人咨询,以回到正常的生活。以此为开端,临床心理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直到今天在医疗机构和心理咨询两大方面为心理学家们提供服务,超过三分之一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都在从事相关工作。 追随着卡特尔和威特默的脚步,很多他们的师兄弟都离开了冯特来到美国,纷纷抛弃了冯特纯粹的内省实验,试图将心理学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沃尔特·迪尔·斯科特将心理学带到了企业和工厂,是工业心理学的创始者,他在广告效应上的刺激消费理论不仅发展了今天的广告业,更让销售理论完全被纳入心理学的范畴当中。胡格·敏斯特博格受到机能主义先驱威廉·詹姆斯的诱惑离开冯特,经过一番学习后给他的朋友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钢铁巨头安德鲁·卡耐基以及哲学家罗素带来了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并且在心理治疗领域和后世成名的弗洛伊德针锋相对。
自从霍尔、卡特尔、威特默、斯科特还有敏斯特博格师从冯特并将心理学带到美国来,让心理学的格局发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应用心理学在测验、教育、临床咨询、工业组织、司法、社区、消费、人口环境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如果心理学依然关注意识经验和心理元素,那这些成就也根本不可能存在。正是由于机能主义学者的努力,才使得心理学超越了莱比锡实验室的极限。 所有这些因素合力孕育了积极、自信、令人向往并改变了我们时代的心理科学。心理学在朝着实用性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当中又被心理学革命的一个重量级的学派再次强化,它就是我们所知的,心理学第一大势力:行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