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学院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切实保障大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现就进一步做好我院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教育先行、预防为主、保护学生、明确责任、管教结合、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妥善处理的原则,扎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依法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文明和谐。
二、具体措施
1.开展班级安全教育。各系(部)要定期组织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提高学生对安全稳定工作重要性认识,进一步强化校纪校规教育,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院规章制度。
2.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严防外来人员欺骗、诈骗,或侵害学生人身及财物安全;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随手锁好门窗和抽屉、物柜等;学生外出购物尽量结伴同行,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
3.加强对在校学生的考勤管理。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规范考勤工作。学生因事外出或毕业生参加单位面试或实习的,应严格履行请假、销假手续。对未能按时返校、无故离校或联络不上的学生,要与学生家长及时取得联系,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并及时向学院职能部门反馈信息。
4.强化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各系(部)要进一步落实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组织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对话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生在学生之间的重大事件;教育学生不在校外租房,不晚归或者不归,不在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不在宿舍私接电源、私拉电线、使用酒精等易燃易爆和有害物品,不在宿舍内留宿外来人员。引导学生处理好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避免矛盾激化。
5.做好校外实习实训学生的组织管理。从实习实训期间的交通安全、操作安全、人身财产等伤害事故处理、危机事件处置、饮食卫生安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防范能力以及面临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
6.加强毕业生安全教育。避免出现影响校园稳定安全的违纪行为,包括在公共场所乱烧、乱摔、乱砸瓶物者;聚众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等。
7.重视学生安全信息报送工作。对于涉及学生人身安全、危重疾病、非法集会、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紧急事件,事件单位辅导员和主管领导在知晓情况后应立即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减少损失。
8.加强对问题学生的管理。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安全信息员的作用,建立学生党员联系班级问题学生制度,加强辅导员、任课教师与问题学生的定期联系,与问题学生充分交流思想,及时了解问题学生学习、思想、生活动态。进一步关注问题学生、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早发现,早解决,早报告。
9.认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结合各系(部)安全教育工作实际,认真进行排查,排查涉及广大学生切身利益且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排查学生中的小矛盾、小纠纷,及时予以处理;排查心理存在一定疾患、思想偏激的学生并重点予以疏导。对出现的问题要查找原因,认真解决,从根源上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10.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及时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分析、处理和解决好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教育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习俗,大力弘扬各兄弟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行为观念,共同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
11.强化安全工作责任制。凡对学生安全工作中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特别是负面事件,故意隐瞒不报、谎报、少报、漏报或在规定时间内不及时汇报和通报的,一切后果均由事件单位、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承担责任。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全院师生要高度认识到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去认真执行。
2.认真总结,注重长效。各系(部)要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去长期抓好,结合实际,认真总结规律,完善制度,创新方法,积极探索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为切实维护学生安全稳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学 工 部
2012年10月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