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院学函[2014]3号
2014年,学工部(学生处、团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抓好三项建设:学风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落实两项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建一项品牌:二级学院(系)的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不断提高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中国梦” 宣传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和“节粮、节水、节电”等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实践育人。
2、加强法制安全教育。结合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升国旗、时政教育、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等活动,采取多种宣传教育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普法教育和校规校纪教育。
3、抓好新生入学教育。以开设讲座、座谈交流、学习参观、个人自学等形式,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的,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和基本要求,顺利完成角色适应和角色转变。
4、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及时发布学生工作信息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信息,充分发挥微信、微博、QQ群等平台的积极作用,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加强思想动态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继续落实学工系统值班制度、周日晚点名制度、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制度和学生安全信息员制度,加强思想动态监测体系,完善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管理机制,坚决抵制非法宗教渗透等活动。
6、做好新生军训工作。年内,组织成立军事理论教研室,开展《大学生军事理论》公共必修课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工作。
二、以学风建设为引领,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1.加强育人氛围营造。充分利用报告会、社会调查、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等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良好氛围。
2、开好学风建设特色主题班会。以班会形式展开大讨论,重点解决学生在课堂纪律、迟到早退、作业完成、考试风气、生活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自律公约,建立自我管理机制,增强学生的自觉成才意识。
3、加强学习行为管理。加强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场所的学习管理,加强课堂纪律的教育、管理,严格考勤,使学生能主动学习,无上课玩手机、聊天现象,实现课堂纪律明显好转。
4、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在学生中进一步倡导“文明考风、诚信考试“风气的形成。
5、办好“育人讲坛”。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来院讲学,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热情,努力营造“勤学”、“善学”、“博学”、“乐学”的良好学风。
三、以心理健康为重点,加强学生心理品质提升
1、健全工作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章制度,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危机干预等工作流程。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利用橱窗、广播、网络等阵地,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3、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切实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4、完善三级工作体系。健全“校—院(系)—班级”三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三支”队伍的建设。
5、成立心理健康教研室。年内,成立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研室,根据上级规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工作。
四、以奖学助学为手段,加强学生资助服务水平
1、开展政策宣传。利用入学通知、校园广播、宣传板、橱窗等方式,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及我校实施办法。
2、规范资助程序。坚持认定程序,进一步完善以“奖、助、贷、主、勤、缓、补”奖助体系,严格评选国家、学校奖学金、助学金,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
3、开展感恩教育。开展诚信系列教育活动,营造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气氛,培养学生感恩与责任意识。
4、积极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合理设置院内勤工助学岗位,并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服务。
五、以公寓开放日为抓手,加强宿舍管理的育人功能
1、加强安全行为管理。通过各种途径普及防火、防盗、防抢等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周三公寓开放日制度。坚持每周1次以上安全行为规范检查、每月安全大排查。严肃处理彻夜不归、晚归、混居、违章用电、使用明火等违反规定的行为。
3、增强文化育人功能。加大宿舍文明创建力度和表彰力度,配合各二级学院(系)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
六、以创建特色品牌活动为平台,营造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1、创建校园特色品牌活动。各二级学院(系)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特色品牌活动创建实施方案,向学校申报,学校召开评审会,在全院遴选15项特色品牌活动予以重点培育和支持。
2、组织开展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以“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为平台,组织开展演讲比赛、“中国梦”诵读活动、党情知识竞赛、校园十佳歌手及主持人大赛、校园达人秀、迎新晚会等大型活动,强化品牌意识,提升活动品位。
3、做好学生社团的整合和指导。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艺术团和学生社团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各类学生团体健康发展。
4、深化志愿者服务活动。认真组织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扎实促进我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实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七、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
1、组织好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举办我院2014年度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增加比赛环节,丰富比赛形式,提高大赛对实际工作的推动作用,发掘辅导员队伍中的优秀人才。
2、开展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遴选和案例征集工作。进一步加强学工理论和应用研究,通过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的遴选、培育以及辅导员工作案例的征集,促进辅导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习型、研究型学工队伍的形成。
3、加强辅导员培训培养。以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为核心,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完善分层次、多形式的辅导员培训体系,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和育人能力。
4、健全完善辅导员队伍的量化考核体系。不断激励广大辅导员积极投身本职岗位,履行好岗位职责。
5、开展优秀辅导员评选工作。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和奖励力度,提高辅导员的事业心和工作热情。
八、以学生工作制度建设为基础,着力促进学生工作规范化进程
1、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生工作制度调研活动。在走访了解同类院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分组分类别调研我院学生工作管理制度,为完善和修订我院学生工作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出台打好基础。
2、加强学生工作制度建设。2014年是我院确定的管理规范年,学工部和各系要扎实开展学生工作制度建设,有力推进我院学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进程。
3、规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实施原则及方法。明确管理机构、学工队伍的职能职责、管理考核办法及院系学生工作的职责划分。
九、以转变工作作风为契机,强化服务意识
1、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党风、带作风、促行风。
2、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认真开展部门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引导全体人员树立良好的“窗口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
3、开展“学生接待日”活动。通过接待交流,广泛征集学生对我院学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全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学工部(处)
2014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