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院学函[2013]1号
 
 2013年学工部(处)将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学生成才服务的工作理念,以安全教育为底线,以日常管理为基础,以思政教育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我院学生工作再迈新台阶。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读书、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系列教育活动,在全院学生中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以十八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宣传陕西精神,在学生中开展向侯伯宇、赵瑜同志学习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2、组织开展诚信感恩教育。结合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认定、学费缴纳、考风考纪、求职择业等,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利用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感念师恩、感恩祖国、感恩父母等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3、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结合入学教育、国防教育和毕业教育等,明确教育目标和内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法治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法纪安全意识。
 
 4、加强思想动态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继续落实学工系统值班制度、周日晚点名制度、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制度和学生安全信息员制度,加强思想动态监测体系,完善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管理机制,坚决抵制宗教渗透和非法宗教等活动。坚持把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与常规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思想动态汇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确保学生学习、生活的安全稳定。
 
 5、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继续办好部门网站,及时发布学生工作信息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信息,充分发挥短信、微博等平台的积极作用,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完善学风建设体系,切实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氛围
 
 1、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在总结以往创建优良学风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学院学生特点的学风建设方案,健全学生学习危机预警机制、干预帮学机制及院、系、班三级检查、监督机制,严格学生学习纪律考勤制度,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2、大力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开展校园年度人物的评选活动。各系要高度重视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工作,抓好用好典型。以评选活动为平台,传播放大立德树人的正能量,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3、广泛开展养成教育。结合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继续深入开展养成教育活动,以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目标,全面提高我院学生文明素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文明习惯意识。
 
 4、全方位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学生纪律管理和行为管理,充分发挥辅导员、任课教师的作用,齐抓共管,加强学生上课出勤率、课堂纪律、晚自习纪律、晨练出勤率情况的检查督导,加强对学生良好作息习惯与学习习惯的引导和教育。开展文明班集体创建和先进典型的评选活动,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
 
 5、做好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鼓励优秀学生与学习后进生一对一结对,为他们提供学业辅导和其他帮助,并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引导、培训等工作。
 
 6、继续举办“育人讲坛”活动,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热情,努力营造“勤学”、“善学”、“博学”、“乐学”的良好学风。
 
 三、扎实推进学生工作制度建设,着力促进学生工作规范化进程
 
 1、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生工作制度调研活动。在走访了解同类院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分组调研我院学生管理制度,提出调研报告,为完善修订学院学生管理制度提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2、加强学生工作制度建设。学生工作制度是高校育人理念、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生工作机制的直接体现,更是其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本学年要扎实开展学生工作制度建设,有力推进我院学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进程。
 
 3、规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实施原则及方法。明确管理机构、学工队伍的职能职责、管理考核办法以及院系学生工作的职责划分等
 
 4、规范学生管理制度。对主要涉及学生的生活、学习、行为规范以及各种专项管理制度,包括行为规范、文明公约、学习管理制度、学风建设、综合素质评价措施、奖惩规定、资助办法等制度进行全面修订。  
 
 四、以学生为本,切实提高学生服务工作质量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反馈工作,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实行一对一的管理。对问题学生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促使其健康成长。继续做好心理咨询服务,推进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制度。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提高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3、深化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按时完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上报审批工作。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核查,做好受助学生跟踪管理工作。坚持助学与育人并重的原则,坚持动态管理,注重对受助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优良品质。
 
 4、积极组织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合理设置院内勤工助学岗位,并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服务。统筹考虑、处理好勤工助学与义务劳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
 
 5、设立学院“爱心”基金。帮助特困学生完成学业。
 
 五、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
 
 1、开展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展示辅导员职业风采,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开展辅导员工作案例征集活动。案例内容主要涉及如何处理寝室矛盾、违纪学生教育、心理问题学生辅导等,通过鲜活的案例加强辅导员队伍交流沟通,促进辅导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辅导员培训培养。继续开展与学生工作相关的各类培训,以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为核心,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完善分层次、多形式的辅导员培训体系,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和育人能力。
 
 4、推进精细化工作。 健全完善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认真落实辅导员“三深入”(深入学生宿舍,深入学生班级,深入学生活动)和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坚持辅导员例会制度,推动精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5、开展院级优秀辅导员评选工作。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励工作热情。
 
 6、加强学工理论和应用研究。激励和引导学工人员围绕学生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寻找学生工作规律。培育学工系统科学研究团队,推动学习型学工队伍建设。
 
 7、继续做好辅导员助理的遴选与管理。选拔优秀学生干部担当辅导员助理,加强管理和指导,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意识。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1、组织开展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以“校园之春”文化艺术节为平台,组织开展演讲比赛、校园形象大使选拔赛、征文、棋类大赛、校园年度人物颁奖晚会、迎新晚会等大型活动,强化品牌意识,提升活动品位。
 
 2、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 “文明宿舍”、“文明餐厅”“文明教室”创建活动,开展学生公寓“开放日”活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3、支持鼓励大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稳固发展我院学生社团,成立大学生文化艺术团,重点发展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院级社团,加大对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指导和帮助,通过丰富多采的社团活动,为青年学生的兴趣释放提供通道。  
 
 4、深化志愿者服务活动。认真组织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扎实促进我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实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5、组织开展“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网络文化和书信文化活动。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组织开展教育活动。
 
 七、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
 
 1、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党风、带作风、促行风。
 
 2、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认真开展部门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引导全体人员树立良好的“窗口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
 
 3、开展“学生接待日”活动。通过接待交流,广泛征集学生对我院学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全力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学工部(处)
 
   2013年3月15日